新闻中心 |
|
 |
|
 |
【2014-4-11 14:01:39】 【作者/来源:本站整理】 【阅读:1443次】 【 关
闭】 |
针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政府正计划推出一轮弱刺激政策,这是否意味着工业品熊市将由此托底?市场的反应是:分歧明显。
牵引全球制造业兴衰沉浮的“铜博士”在本周陷入震荡,中止了自3月中下旬以来的弱势反弹行情。而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市场对铜消费大国--中国的真实需求判断分歧明显,导致铜市方向更为纠结。
的确,全球经济复苏出现波折、中国经济结构艰难转型,再加上融资贸易此起彼伏,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想要确定中国弱刺激政策的力度,并洞悉中国铜消费的真实面貌也就异常艰难。
“我觉得(弱势反弹)快结束了,现在行情比较纠结,...这个时候下游的需求和政策,都悬在那里,不知道究竟怎样。”中粮期货工业品事业部总监梁丽娟称。
在她看来,铜产量、进出口、库存以及现货升水等反映铜行业基本面的各个指标相互交织互相矛盾,融资贸易等金融行为以及刺激政策对铜需求影响的不确定性都增加了后市判断难度。
和往年不同,今年铜期货价格下跌时,现货价格意外下跌得更猛,一方面说明现货需求很弱,另一方面也刺激上游冶炼企业努力增加出口,以抬升国内铜现货升水,从而提升冶炼利润。
但由于贸易融资的兴盛,这些铜很可能通过融资贸易的方式而重回国内。因此,分析师指出,尽管目前铜现货已经从贴水转化为升水,并逐渐扩大至往年同期水平,但这并不能等同于中国铜现货消费需求的实质提升,现货升水的指标意义已被弱化。
上海一私募公司投资总监严先生认为,现在铜现货是升水,当然不适合在期货市场上做空,但其调研的结果显示铜下游消费并不好,中期看跌,所以短期只好观望。
“市场很混乱,...我们总体仓位控制得很轻,铜干脆一单没做,只是看看。”他称。
在他看来,尽管中期看跌铜价,但也只有明确的信号出现时才会出手,比如铜升水变成了平水,弱刺激政策真正抬升消费需求等。
中国经济放缓趋势已定,令政策放松预期升温。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周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并多渠道创新资金来源,表明政策调整窗口正试探性打开,“稳增长”意图明显。
政策是最大变量
目前阶段来判断中国铜消费需求,政策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习李新一届政府在强化市场化的同时如何设定经济增长底限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本轮弱刺激政策出台后的大宗商品需求状况。
中投天琪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阎勇刚就认为,铜价在4月份应该还是震荡,政府推出的弱刺激政策,包括铁路,棚户区改造等,已经对建筑钢材类行业有了提振,而政府提出经济增长在7.5%左右的目标,实际上还是有托底的作用,短期提振有色金属价格,但中期仍看跌。
铜市过剩令铜价大熊市仍将延续。但富宝铜分析师雷连华认为,预计二季度中国经济下滑幅度将放缓,环比出现增长,铜价亦将稳中有涨,改变一季度下跌的局面。
“二季度铜价震荡走高,呈现熊市格局中的反弹行情,前低6,321美元将是季节性底部,反弹看高至7,000美元上方,但需要注意比价修复保税仓库铜库存流出令上涨幅度收缩的风险。”他称。
梁丽娟亦认为,由于目前不仅仅是铜行业,其他金属行业的基本面甚至更差,市场对稳增长的弱刺激政策期望很高,需要高度关注弱刺激政策的具体力度。
“理性的角度看应该行业自然淘汰,市场化减产,从而改善供需关系,但对很多企业痛苦是很大的,就看政府在这方面的决心了。”她指出。
长期而言,格林大华高级研究总监李永民认为,国务院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政府目前进行的简政放权和经济体制改革,较长时期看有助于从根本上增强国内经济增长活力;同时为了给稳增长和调结构营造良好宏观环境,政府在必要时还会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宏观经济绝对不会明显恶化,国内期价水平也不会出现单边下跌的行情。
但他表示,“目前阶段,有色金属板块中如铜锌、黑色金属板块如螺纹钢、石油化工板块如塑料已经触及反弹区间的上沿附近,继续上涨空间有限。”
本周大宗商品其他新闻一览
--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本周铜库存减少 29,699吨。
--中国大商所周四调高焦煤、焦炭和铁矿石最低交易保证金,并扩大涨跌停板幅度。市场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些品种近期价格波动比较剧烈,交易所应是为防范市场风险而出台的常规措施。
--消息人士称,因压榨利润率为负且在获得信用证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中国进口商至少未履行合约接收50万吨美国与巴西大豆船货。中国大豆进口量将下滑,因禽流感爆发使得用于动物饲料的大豆需求减少,加工商不敷成本。
--尽管中国今年首季外贸总值惊现同比下滑,但大宗商品的进口却并没有感受经济大环境的冷意。相反,一季度铜和铁矿石进口量均录得两位数增长,显示贸易融资仍在进口中扮演重要角色。
--印尼关于锡出口的禁令让面临国内需求下滑困境的中国生产商看到希望,因其提振了国际锡价,并提升了海外营收增长的可能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