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之后至今,钢材库存一直维持下降趋势。多方预测钢材价格或迎来反弹的10月未见反弹,而本应是淡季的11月钢市却并不平淡。截至11月14日,Myspic普钢综合绝对价格指数为3927.95元/吨,较月初上涨了48.28元/吨,涨幅1.24%。
来源:钢联数据
昨日钢材现货价格上涨,黑色系期货也全线收涨。无论是消息面还是基本面数据,均为钢价上涨提供了支撑。
消息面上,宏观传出利好消息,房地产数据也表现较好。11月13日,国常会上决定,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资本金最低比例,下调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
房地产方面,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1%,增速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基建利好政策和房地产数据的公布均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来源:钢联数据
库存方面,钢材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均已持续下降6周。本周Mysteel调研的钢材社会库存833.81万吨,较上周减少53.49万吨,周环比下降6.03%;本周样本钢厂库存444.25万吨,较上周减少17.45万吨,周环比下降3.78%。
尽管钢材库存自10月开始持续下降,钢价却一直到11月才开始回暖。另外,今年10月及11月的钢价走势与去年截然相反,去年先涨后跌,今年则先跌后涨。
Mysteel钢材事业部分析师董凯艳表示,10月整体钢材市场承压,悲观预期结合宏观面压力大,商家基本上以主动降库防风险为主。而目前来看,11月下游需求表现较强韧性,库存维持快速消耗,市场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使得钢材表现明显好于预期。
一方面,需求表现整体好于预期,11月份部分北方工地仍有开工,南方地区也存在年末的赶工期现象,未见明显淡季表现;另一方面,淡季库存下降速度也超过市场预期,华东、华南等多地区均有缺规格现象,资源到货后消耗速度较快,同时今年北材南下进程较为缓慢,对钢价有较强支撑,不过当前情况能持续多久暂时难有定论。
供需基本面来看,供给端,本周钢材产量小幅上升。11月14日Mysteel调研的全国建材钢厂螺纹钢产量为348.47万吨,周环比增加2.7万吨。需求端,近期建材成交量也表现较好。本周周一至周四Mysteel监测的建材成交量均值为22.56万吨,上周为21.15万吨。整体11月的建材成交量均线较去年相比也有所上移。
董凯艳认为,就近期情况而言,钢材库存或继续维持低库存态势,短期内钢材价格仍将偏强运行。不过中长期来说,钢厂利润的快速修复也将带动边际产量的恢复,而后期需求持续性难以确认,预计11月底或逐渐出现小幅累库。